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內容
[發布日期:2016-6-28來源:阿壩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瀏覽次數:15150]
1.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凡是在社區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戶籍及非戶籍人口,都可以在居住地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自愿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2.居民健康檔案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①個人基本情況。②健康體檢記錄。③兒童、孕產婦、老年人與主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記錄。④患病就醫時的有關接診、轉診、會診與住院等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3. 建立健康檔案時的體檢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建立健康檔案時的體檢內容主要包括:①體溫、脈率、血壓、身高、體重、腰圍等檢查。②口腔、視力、聽力、運動功能等粗測判斷。③皮膚、心臟、肺、腹部等一般體格檢查。
4. 0~6歲兒童接受健康管理有什么好處?
0~6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醫生根據兒童不同時期的生長發育特點,開展兒童保健系列服務,可以保障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育,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通過對兒童健康監測和重點疾病的篩查,還可以對兒童的出生缺陷,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預防和控制殘疾的發生和發展,從而提高生命質量。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0~6歲兒童健康管理內容包括:①新生兒家庭訪視。②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③嬰幼兒健康管理。④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
6.新生兒家庭訪視的內容是什么?
新生兒出院1周內,兒童保健醫生會到家中對新生兒進行訪視。
內容包括:①觀察和詢問兒童出生及疫苗接種的情況。②了解新生兒出院后的喂養、睡眠、大小便、黃疸、臍部等情況。③為新生兒測量體溫,記錄出生時體重、身長,進行體格檢查。④建立《0-6歲兒童保健手冊》。⑤對家長進行母乳喂養、新生兒護理和常見疾病預防的指導。⑥如果發現新生兒未接種卡介苗和第1針乙肝疫苗,提醒家長盡快補種。⑦提醒家長做新生兒疾病篩查。
7.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有哪些內容?
新生兒滿28天以后,家長或監護人帶著新生兒到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滿月隨訪。
隨訪內容包括:①詢問新生兒1個月來的喂養、發育和疾病等情況。②對滿月嬰兒進行體重、身長的測量和體格檢查,評價新生兒的發育。③給新生兒注射第2針乙肝疫苗。④做健康指導。
8.嬰幼兒健康管理有哪些內容?
嬰幼兒在3、6、8、12、18、24、30、36月齡時,需要到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共8次健康管理服務。
內容包括:①詢問上次至本次隨訪之間的嬰幼兒喂養、患病等情況。②進行體格檢查,做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③進行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心理行為發育、意外傷害預防、口腔保健、中醫保健、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④在嬰幼兒6-8、18、30月齡時分別進行1次血常規檢查。⑤在6、12、24、36月齡時分別進行1次聽力篩查。⑥在每次進行預防接種前均要檢查有無禁忌癥,如無禁忌癥,在體檢結束后接受疫苗接種。
9.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有哪些內容?
4-6歲的學齡前兒童每年可享受1次健康管理服務。
內容包括:①詢問上次至本次隨訪之間的飲食、患病等情況。②進行體格檢查,對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做血常規檢查和視力篩查。③進行合理膳食、心理行為發育、意外傷害預防、口腔保健、中醫保健、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④在每次進行預防接種前均要檢查有無禁忌癥,如果沒有禁忌癥,在體檢結束后接受疫苗接種。
10.怎樣建立預防接種證?預防接種證有什么用?
新生兒出生后一個月內,家長盡早攜帶《新生兒首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種登記卡》,以及《出生醫學證明》等材料,到居住地的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申請領取接種證和建立兒童預防接種檔案。
接種證是個人規范接受免疫接種的記錄和憑證。當兒童的基礎免疫與加強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長要長期保管好接種證,以備孩子入托、入學、入伍或將來出入境的查驗,千萬不要丟失。
11.婦女懷孕后可以享受到哪些健康管理服務?
婦女懷孕后,從產前、孕期全程到產后42天都可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內容包括:①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健康管理。②產后訪視。③產后42天健康檢查。
12.孕早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內容?
懷孕12周以內,需要到孕婦居住地的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①醫生為孕婦進行健康狀況評估,詢問既往史、家族史、個人史,還要進行體檢和婦科檢查,做血和尿常規、血型、肝、腎功能等化驗。②開展個人衛生、心里和營養保健的指導,特別強調避免導致胎兒畸形的因素和疾病對胚胎的不良影響,進行產前篩查和診斷的宣傳告知。③根據檢查的結果,填寫第一次的產前隨訪記錄表。如果發現孕婦有妊娠問題或嚴重并發癥,醫生會及時將其轉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診治。
13.孕中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內容?
在16~20周、21~24周,醫生做2次隨訪。
內容包括:①對孕婦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評估和指導。醫生通過詢問、觀察,體檢、婦科檢查、化驗等對孕婦和胎兒進行評估,識別是否為高危孕婦。②對未發現異常的孕婦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出生缺陷的健康教育。③對發現異;蛴懈呶U飨蟮脑袐D,立即將其轉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
14.孕晚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內容?
①孕婦在懷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產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各進行1次檢查。②醫生對孕產婦開展自我監護方法、促進自然分娩、母乳喂養、孕期并發癥防治、合并癥防治的指導。③高危孕婦應根據其就診的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議,增加到醫院隨訪的次數,發現問題及時傳診。
15. 產后訪視服務有哪些內容?
產后訪視是指基層醫生在產婦分娩后3~7天內,到產婦家中進行的第1次產后家庭訪視,醫生為產婦和新生兒進行查體、健康咨詢和指導。
內容包括:①通過觀察、檢查、詢問,了解產婦乳房、子宮、惡露、會陰或腹部傷口恢復等情況。②對產婦的產褥期保健進行指導,對出現的母乳喂養困難、產后便秘等問題進行處理。③發現產褥感染、產后出血、子宮恢復不佳、產后抑郁等問題,及時轉到上級醫療機構進行診治。④通過觀察、詢問、檢查,了解新生兒的基本情況,指導母親正確護理嬰兒。
16.產后42天健康檢查有哪些內容?
內容包括:①產后42天的產婦到所居住的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產后健康檢查。如果生產時曾出現異常的產婦就到原來分娩的醫療衛生機構檢查。②通過詢問、觀察、體檢和婦科檢查,對產婦恢復情況進行評估。③對產婦進行性保健、避孕、預防生殖道感染、純母乳喂養6個月、嬰幼兒營養等方面的指導。
17.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對象是哪些?
凡是在社區住半年以上的65歲以上(包括65歲)老年人,無論戶籍和非戶籍人口,都能在居住地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
1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有哪些內容?
對老年人每年進行1次健康管理服務。
內容包括:①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通過詢問,了解老年人基本健康狀況、生活自理能力與吸煙、飲酒、飲食、體育鍛煉等生活方式,以及既往所患疾病,目前慢性疾病常見癥狀與治療情況等。②每年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體檢,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與輔助檢查。③告知本人或其家屬健康體檢結果并進行針對性健康指導,對發現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④告知下次體檢時間。
19.老年人一般體格檢查與輔助檢查主要有哪些內容?
一般體格檢查包括:測量體溫、脈搏、血壓、身高、體重以及皮膚、淺表淋巴結與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檢查,并對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
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血清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腎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以及心電圖檢測。
20.哪些高血壓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社區常住居民中,無論戶籍或非戶籍,年齡在35歲以上(包括35歲)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21.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有哪些內容?
高血壓患者每年可以享受至少4次的面對面隨訪服務和每年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內容包括體溫、脈搏、血壓、身高、體重、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體格檢查,并對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
22.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社區常住居民中,無論是戶籍還是非戶籍居民,年齡在35歲以上(包括35歲)的確診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23.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有哪些內容?
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可以免費享受到4次空腹血糖檢測、至少4次面對面隨訪以及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體溫、脈搏、血壓、身高、體重、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足背動脈搏動等常規體格檢查,并對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
24.為什么要開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
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減少病情復發,減少肇事肇禍,促進患者的社會康復,降低精神疾病造成的家庭和社會負擔,促進社會和諧。
25.哪些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診斷明確并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
2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享受哪些健康管理服務?
①在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納入健康管理服務時,需由家屬或原來進行治療的專業醫療機構提供疾病診療相關信息,同時為患者進行一次全面評估,為其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檔案,按照要求填寫個人信息補充表。②對應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最少隨訪4次。③在患者病情許可下,征得監護人與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內容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血壓、體重、血常規、轉氨酶、血糖、心電圖等。
27.怎樣盡早發現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堅持規律全病程治療有利于重性精神疾病康復。如果發現周圍的人或家人有以下情況要勸其及早就醫:哭笑無常、胡言亂語,無故吵鬧、興奮躁動、傷人毀物、自傷自殺、情緒低落、衣衫不整、舉止怪異、到處亂跑、東躲西藏、疑心被害、表情淡漠、行動遲緩、生活懶散等與常人異常的表現。
28.如何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庭護理?
當家屬意識到自已的家人出現精神疾病先兆時要盡快就醫,了解精神疾病相關的知識;督促患者遵醫囑服藥,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及復發先兆,發現異常及時與醫生聯系,及時處理;日常生活給予必要的照顧;精神上要給予關心支持,盡量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并注意患者的安全管理。
29. 哪些結核病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社區常住居民中,無論是戶籍還是非戶籍居民,確診的肺結核患者都可以在居住地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30.肺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有哪些內容?
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蜀ICP備09039874號 技術支持:用我在線
地址:四川阿壩州馬爾康縣美谷街178號 郵編:624000 聯系電話:0837-282324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86968709 虛假報道舉報:86968052